
免蒸加氣塊設備說使用的發(fā)泡劑與混凝土的配合比
泉州恒興機械公司廠家供應年產5萬立方,年產10萬立方,年產15萬立方,年產20萬立方多種規(guī)格的免蒸加氣塊設備生產線www.lqhjjg.com 全自動免蒸加氣磚生產線,陶粒免蒸加氣塊設備
一、重集料配比
700 kg/m3以下密度泡沫混凝土一般不使用重集料,重集料大多只用于高密度的泡沫混凝土。重集料配比對產品性能和工藝的影響是:
①重集料配比量越大,澆注(澆筑)穩(wěn)定性越差,越易造成重集料下沉而導致塌模;不用重集料或重集料配比量越小,則澆注(澆筑)就越穩(wěn)定;從澆注(澆筑)穩(wěn)定性考慮,重集料配比量宜小不宜大;
②重集料的粒徑越大,澆注(澆筑)穩(wěn)定性也越差,因為粒徑越大越易下沉;在配比設計時,宜在滿足技術要求的情況下選用較小的粒徑;
③適量的重集料配比,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強度。從產品強度考慮,配比一定量的重集料是有益的;
④800~1200 kg/m3密度泡沫混凝土,重集料宜配比砂子,不宜配比卵石或碎石,1200㎏~1800 kg/m3泡沫混凝土,可設計為砂石并用。
二、活性微集料配比
在常溫特別是低溫養(yǎng)護時,配方中應不設計或少設計活性微集料,因為它影響料漿的初凝,若用量較大時,可能會造成塌模。在一般情況下,加入水泥量10%以下的活性微集料對凝結沒有大的影響,可以配比。在夏季常溫生產時,最高配比量約為水泥的30%,在蒸養(yǎng)時,最高配比量約為水泥量的60%;其配比量與活性微集料的品種有關,當采用礦渣粉時,可取高值;當采用一級粉煤灰時,可取中間值;當采用二級粉煤灰時,可取最低值。當它與高效減劑雙摻時,也可適當增量。
現場澆筑泡沫混凝土一般不適宜大摻量活性微集料,因它多為常溫施工,影響料漿澆筑穩(wěn)定性的其它因素也較多。因而它的活性微集料最大摻量應設計在水泥量的20%以下。
許多生產者從降低成本考慮,往往想采用大摻量活性微集料,特別是粉煤灰,加到干物料總配比量的50%仍嫌少,這在常溫養(yǎng)護下是行不通的,很難保證穩(wěn)定澆注(澆筑)。曾有一些大摻量粉煤灰常溫泡沫混凝土(大于干物料總配比量的50%)的報導和論文,但根據我們的經驗,這在常溫下是不易實現的。
三、體積密度
泡沫混凝土的體積密度(原稱容重)是最重要的一項物理性能指標。體積密度是配合比設計的基礎。各材料的選用及用量均是圍繞密度的技術要求展開的。因此,體積密度設計是配合比計算的基本依據之一。它反映所設計的泡沫混凝土在完成養(yǎng)護之后,單位體積理論干燥重量。即包括各基本組成材料的干物料總量和制品中非蒸發(fā)水總量(其中包括化學結合水和凝膠水)。
泡沫混凝土的體積密度與制品的含水量有關。一般,體積密度是指養(yǎng)護后產品的絕干體積密度,而不是在自然狀態(tài)下存放時,產品的含水因空氣溫度的相對穩(wěn)定而達到的相對平衡的自然狀態(tài)體積密度。
體積密度的設計應按照產品的技術要求為出發(fā)點,其密度應為絕干體積密度。在密度設計時,要考慮現有材料、工藝、設備大致能達到的水平,不能脫離具體的技術實際。
四、熱導率
泡沫混凝土大多數是作為保溫材料使用,熱導率因而也是它的一項主要性能指標。為了保證它能達到設計的熱導率,配合比設計就應有相關的降低熱導率的考慮,特別是材料的選擇和配比。
泡沫混凝土的熱導率與其密度有關,二者往往有對應性。低密度產品的熱導率也往往較低。但也不盡然,因為熱導率還與其含水率有關,含水率越高,熱導率也越高,絕干品的熱導率約為含水18%品的一半左右。因此,熱導率的設計應以絕干密度為基準。
采用不同的材料和配合比,泡沫混凝土即使同一等級的體積密度,其熱導率也將有相當大的差別,絕不是相同的。其大致的設計值范圍如下:
900~18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2~0.5w/m·K;
700~8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18~0.22w/m·K;
500~6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12~0.18w/m·K;
300~4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08~0.12w/m·K;
100~2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06~0.08w/m·K。
五、強度
強度是體積密度之外另一項重要的物理性理指標。泡沫混凝土的強度包括抗壓強度、抗折強度、抗沖擊強度三項。大多數承重產品主要強調抗壓強度,對抗折及抗沖擊強度則可以不予重點考慮;而一些板材制品則應突出抗折強度及抗沖擊強度。每一種產品的強度設計注重于那項指標,應根據產品的不同品種及技術要求而定。
在強度設計時,應以體積密度為基礎。在保證體積密度的情況下來設計符合產品技術要求的強度值。不同的密度,其強度值是不同的。在設計強度時需要注意的是,其強度應以滿足這一密度等級產品的使用性能為標準,而不能以密實混凝土為參照去追求不必要的高強度。泡沫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種強度較低的材料,要求它高強度是不切實際也沒有必要的。例如地暖用泡沫混凝土0.6MPa的抗壓強度就已經滿足了使用要求,外墻外保溫系統(tǒng)用泡沫混凝土0.4MPa的抗壓強度也已符合技術要求,屋面保溫用泡沫混凝土0.8MPa的抗壓強度也可以達到使用要求。如此等等,我們就不能要求這些混凝土去和路面磚的20~30MPa的抗壓強度去相比,也是根本不需要的。
為使用所配制的泡沫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強度保證率,泡沫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必須大于其強度標準值3%~10%,使其具有富余強度。
原材料的選擇及配比量應以達到強度要求為原則。
六、水泥配比
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水泥。因為泡沫混凝土常溫養(yǎng)護居多,且又大量摻入泡沫,這兩點決定其水泥配比量較高。這是它與加氣混凝土的根本不同。加氣混凝土因采用蒸壓,主要依靠粉煤灰和石灰在高熱高壓下的水化反應產生膠凝性,水泥是輔助的。而泡沫混凝土在常溫下生產,活性微集料不會很快產生水化反應,其固泡仍要靠水泥的膠凝作用,因此,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須以水泥為主體,采用高水泥配比量。在一般情況下,水泥的用量要占干物料總量的50%~100%,50%應是其常溫養(yǎng)護的最低極限用量。現場澆筑時,水泥配比量應占干物料總量的80%以上。600 kg/m3以下密度常溫泡沫混凝土,水泥的配比量也不能低于物料總量70%。當密度在400 kg/m3以下時,其常溫配比量應約占干物料總量的90%以上,最好100%。
低水泥配比必須以保證產品強度為前提,在滿足產品性能的基礎上來降低水泥配比量,能降多少就降多少,并應考慮澆注(澆筑)時的穩(wěn)定性,過低的水泥用量是會造成塌模的。不能脫離技術要求去降低水泥配比量。
水泥配比量設計,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:
① 水泥的品種。早期和后期強度均高的水泥品種(如雙快硅酸鹽水泥)可適當降低配比量,后期強度低或早期強度低的水泥品種應提高水泥配比量;
② 水泥的強度等級。高強度等級的水泥可降低配比量,低強度等級的水泥應提高其配比量;
③ 水泥的質量狀況。大廠名牌新型干法回轉窯水泥,配比量可適當降低,而小廠立窯水泥或混合材摻量大的水泥應適當提高配比量;
④ 產品的密度和強度要求。低密度或強度要求較高的應提高水泥配比量,高密度或強度要求較低的可降低水泥配比量;
⑤ 初養(yǎng)溫度。在澆注(澆筑)后的初養(yǎng)溫度較低(<25℃)。 應提高水泥的配比量,在初養(yǎng)溫度較高時(25℃~45℃),可適當降低其配比量。若采用蒸養(yǎng)或蒸壓,還強以再降低水泥的配比量;
⑥ 活性微集料(摻合料)的品種和活性。采用高活性的微集料,可降低水泥配比量(如超細礦渣),而采用低活性的微集料(如二級粉煤灰),可提高水泥的配比量。
七、輕集料配比
輕集料的特點是孔隙率高因而大多數吸水率較高,另外密度低,單位重量體積大。因而其加入量對產品的吸水率,密度影響最大,對熱導率的影響也很大。在設計其配比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① 不能對產品的吸水率有太大的不良影響。最好選用那些低吸水率的輕集料(如廢聚苯顆粒),不使用那些高吸水率的輕集料(如膨脹珍珠巖)。當輕集料的吸水率較高時,應降低其配比量,或對其進行憎水封閉預處理;
② 應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的密度。在選用輕集料時,應以相對密度更低的為首選,以低為優(yōu);
③ 有利于降低產品的熱導率,熱導率越低的輕集料越為優(yōu)選,建議采用廢聚苯泡沫塑料顆粒;
④ 輕集料的配比量應以滿足產品密度、強度、熱導率三方面需要為標準,在這三個方面取得協(xié)調和統(tǒng)一,不能只考慮單方面的需要。輕集料的配比量越大,強度越差,但密度和熱導率則越低。密度和熱導率要求輕集料配比量大些,而強度則要求輕集料配比量低些,這是一個很大的配比矛盾。所以應在這幾個方面協(xié)調統(tǒng)一。
700 kg/m3以下密度泡沫混凝土一般不使用重集料,重集料大多只用于高密度的泡沫混凝土。重集料配比對產品性能和工藝的影響是:
①重集料配比量越大,澆注(澆筑)穩(wěn)定性越差,越易造成重集料下沉而導致塌模;不用重集料或重集料配比量越小,則澆注(澆筑)就越穩(wěn)定;從澆注(澆筑)穩(wěn)定性考慮,重集料配比量宜小不宜大;
②重集料的粒徑越大,澆注(澆筑)穩(wěn)定性也越差,因為粒徑越大越易下沉;在配比設計時,宜在滿足技術要求的情況下選用較小的粒徑;
③適量的重集料配比,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強度。從產品強度考慮,配比一定量的重集料是有益的;
④800~1200 kg/m3密度泡沫混凝土,重集料宜配比砂子,不宜配比卵石或碎石,1200㎏~1800 kg/m3泡沫混凝土,可設計為砂石并用。
二、活性微集料配比
在常溫特別是低溫養(yǎng)護時,配方中應不設計或少設計活性微集料,因為它影響料漿的初凝,若用量較大時,可能會造成塌模。在一般情況下,加入水泥量10%以下的活性微集料對凝結沒有大的影響,可以配比。在夏季常溫生產時,最高配比量約為水泥的30%,在蒸養(yǎng)時,最高配比量約為水泥量的60%;其配比量與活性微集料的品種有關,當采用礦渣粉時,可取高值;當采用一級粉煤灰時,可取中間值;當采用二級粉煤灰時,可取最低值。當它與高效減劑雙摻時,也可適當增量。
現場澆筑泡沫混凝土一般不適宜大摻量活性微集料,因它多為常溫施工,影響料漿澆筑穩(wěn)定性的其它因素也較多。因而它的活性微集料最大摻量應設計在水泥量的20%以下。
許多生產者從降低成本考慮,往往想采用大摻量活性微集料,特別是粉煤灰,加到干物料總配比量的50%仍嫌少,這在常溫養(yǎng)護下是行不通的,很難保證穩(wěn)定澆注(澆筑)。曾有一些大摻量粉煤灰常溫泡沫混凝土(大于干物料總配比量的50%)的報導和論文,但根據我們的經驗,這在常溫下是不易實現的。
三、體積密度
泡沫混凝土的體積密度(原稱容重)是最重要的一項物理性能指標。體積密度是配合比設計的基礎。各材料的選用及用量均是圍繞密度的技術要求展開的。因此,體積密度設計是配合比計算的基本依據之一。它反映所設計的泡沫混凝土在完成養(yǎng)護之后,單位體積理論干燥重量。即包括各基本組成材料的干物料總量和制品中非蒸發(fā)水總量(其中包括化學結合水和凝膠水)。
泡沫混凝土的體積密度與制品的含水量有關。一般,體積密度是指養(yǎng)護后產品的絕干體積密度,而不是在自然狀態(tài)下存放時,產品的含水因空氣溫度的相對穩(wěn)定而達到的相對平衡的自然狀態(tài)體積密度。
體積密度的設計應按照產品的技術要求為出發(fā)點,其密度應為絕干體積密度。在密度設計時,要考慮現有材料、工藝、設備大致能達到的水平,不能脫離具體的技術實際。
四、熱導率
泡沫混凝土大多數是作為保溫材料使用,熱導率因而也是它的一項主要性能指標。為了保證它能達到設計的熱導率,配合比設計就應有相關的降低熱導率的考慮,特別是材料的選擇和配比。
泡沫混凝土的熱導率與其密度有關,二者往往有對應性。低密度產品的熱導率也往往較低。但也不盡然,因為熱導率還與其含水率有關,含水率越高,熱導率也越高,絕干品的熱導率約為含水18%品的一半左右。因此,熱導率的設計應以絕干密度為基準。
采用不同的材料和配合比,泡沫混凝土即使同一等級的體積密度,其熱導率也將有相當大的差別,絕不是相同的。其大致的設計值范圍如下:
900~18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2~0.5w/m·K;
700~8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18~0.22w/m·K;
500~6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12~0.18w/m·K;
300~4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08~0.12w/m·K;
100~200kg/m3泡沫混凝土,熱導率范圍約0.06~0.08w/m·K。
五、強度
強度是體積密度之外另一項重要的物理性理指標。泡沫混凝土的強度包括抗壓強度、抗折強度、抗沖擊強度三項。大多數承重產品主要強調抗壓強度,對抗折及抗沖擊強度則可以不予重點考慮;而一些板材制品則應突出抗折強度及抗沖擊強度。每一種產品的強度設計注重于那項指標,應根據產品的不同品種及技術要求而定。
在強度設計時,應以體積密度為基礎。在保證體積密度的情況下來設計符合產品技術要求的強度值。不同的密度,其強度值是不同的。在設計強度時需要注意的是,其強度應以滿足這一密度等級產品的使用性能為標準,而不能以密實混凝土為參照去追求不必要的高強度。泡沫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種強度較低的材料,要求它高強度是不切實際也沒有必要的。例如地暖用泡沫混凝土0.6MPa的抗壓強度就已經滿足了使用要求,外墻外保溫系統(tǒng)用泡沫混凝土0.4MPa的抗壓強度也已符合技術要求,屋面保溫用泡沫混凝土0.8MPa的抗壓強度也可以達到使用要求。如此等等,我們就不能要求這些混凝土去和路面磚的20~30MPa的抗壓強度去相比,也是根本不需要的。
為使用所配制的泡沫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強度保證率,泡沫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必須大于其強度標準值3%~10%,使其具有富余強度。
原材料的選擇及配比量應以達到強度要求為原則。
六、水泥配比
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水泥。因為泡沫混凝土常溫養(yǎng)護居多,且又大量摻入泡沫,這兩點決定其水泥配比量較高。這是它與加氣混凝土的根本不同。加氣混凝土因采用蒸壓,主要依靠粉煤灰和石灰在高熱高壓下的水化反應產生膠凝性,水泥是輔助的。而泡沫混凝土在常溫下生產,活性微集料不會很快產生水化反應,其固泡仍要靠水泥的膠凝作用,因此,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須以水泥為主體,采用高水泥配比量。在一般情況下,水泥的用量要占干物料總量的50%~100%,50%應是其常溫養(yǎng)護的最低極限用量。現場澆筑時,水泥配比量應占干物料總量的80%以上。600 kg/m3以下密度常溫泡沫混凝土,水泥的配比量也不能低于物料總量70%。當密度在400 kg/m3以下時,其常溫配比量應約占干物料總量的90%以上,最好100%。
低水泥配比必須以保證產品強度為前提,在滿足產品性能的基礎上來降低水泥配比量,能降多少就降多少,并應考慮澆注(澆筑)時的穩(wěn)定性,過低的水泥用量是會造成塌模的。不能脫離技術要求去降低水泥配比量。
水泥配比量設計,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:
① 水泥的品種。早期和后期強度均高的水泥品種(如雙快硅酸鹽水泥)可適當降低配比量,后期強度低或早期強度低的水泥品種應提高水泥配比量;
② 水泥的強度等級。高強度等級的水泥可降低配比量,低強度等級的水泥應提高其配比量;
③ 水泥的質量狀況。大廠名牌新型干法回轉窯水泥,配比量可適當降低,而小廠立窯水泥或混合材摻量大的水泥應適當提高配比量;
④ 產品的密度和強度要求。低密度或強度要求較高的應提高水泥配比量,高密度或強度要求較低的可降低水泥配比量;
⑤ 初養(yǎng)溫度。在澆注(澆筑)后的初養(yǎng)溫度較低(<25℃)。 應提高水泥的配比量,在初養(yǎng)溫度較高時(25℃~45℃),可適當降低其配比量。若采用蒸養(yǎng)或蒸壓,還強以再降低水泥的配比量;
⑥ 活性微集料(摻合料)的品種和活性。采用高活性的微集料,可降低水泥配比量(如超細礦渣),而采用低活性的微集料(如二級粉煤灰),可提高水泥的配比量。
七、輕集料配比
輕集料的特點是孔隙率高因而大多數吸水率較高,另外密度低,單位重量體積大。因而其加入量對產品的吸水率,密度影響最大,對熱導率的影響也很大。在設計其配比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① 不能對產品的吸水率有太大的不良影響。最好選用那些低吸水率的輕集料(如廢聚苯顆粒),不使用那些高吸水率的輕集料(如膨脹珍珠巖)。當輕集料的吸水率較高時,應降低其配比量,或對其進行憎水封閉預處理;
② 應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的密度。在選用輕集料時,應以相對密度更低的為首選,以低為優(yōu);
③ 有利于降低產品的熱導率,熱導率越低的輕集料越為優(yōu)選,建議采用廢聚苯泡沫塑料顆粒;
④ 輕集料的配比量應以滿足產品密度、強度、熱導率三方面需要為標準,在這三個方面取得協(xié)調和統(tǒng)一,不能只考慮單方面的需要。輕集料的配比量越大,強度越差,但密度和熱導率則越低。密度和熱導率要求輕集料配比量大些,而強度則要求輕集料配比量低些,這是一個很大的配比矛盾。所以應在這幾個方面協(xié)調統(tǒng)一。
恒興免蒸加氣塊生產線http://www.lqhjjg.com
上一篇:免蒸輕質泡沫混凝土屋面保溫層施工流程
下一篇:現澆泡沫混凝土回填主要應用領域
如果您需要幫助,可以立即撥打我們的服務熱線!